首页

变幻饵罪

时间:2025-05-29 16:04:37 作者:赋能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 中新天津生态城布局绿创产业版图 浏览量:90125

  中新社郑州9月17日电(记者 韩章云 孙自法)纵观古今,人类与河流关系密切,尤其是四大文明古国,均诞生在大河之畔。大河与人类有何关系?大河文明之间有哪些共性?大河流域文物古迹该如何保护传承?9月17日,在河南郑州,出席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中外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。

9月17日,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

  此次论坛以“文明交流互鉴·发展共创未来”为主题,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、人民日报社、国家文物局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邀请中外嘉宾约360人,也是一次就世界大河流域文明起源发展等进行研讨交流的国际论坛。

  大河与人类有何关系?在印度德干学院原副校长、教授瓦桑特·辛德看来,河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、自然资源,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基础。例如古埃及文明、古印度文明等均诞生于大河之畔。

 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院士、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克里斯多夫·埃凡斯也赞同此观点。他表示,河流是文明的摇篮,为农业生产、人口增长和交通运输提供了必要条件,促进了文明的产生,这些是世界大河文明之间的共性。

  孕育文明的大河流域往往也有众多古迹,例如享誉世界的中国长城、埃及金字塔、印度泰姬陵,因此大河流域的考古发掘、古迹保护备受关注。

  从事一线考古工作的瓦桑特·辛德认为,对大河流域的古迹进行发掘,其实是古代与现代的互动,人类需要通过找到古迹去重新认识古老的文明,在这个过程中更需对古迹进行保护。克里斯多夫·埃凡斯也提出,在对大河文明的相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,要注重发掘与保护的平衡。

  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大河流域的文明有何异同?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,黄河、长江两条大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贡献巨大,孕育了连绵不断、兼收并蓄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,并且5000多年未曾断裂。他举例,中国文字从甲骨文传承至今仍在使用,这与世界其他文明有着鲜明的不同。

 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看来,黄河在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黄河流域地理环境、自然条件优越,大量人口在此繁衍生息,中华文明早期的农耕文明在此诞生,这与世界其他大河文明形成初始有相似之处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(宁夏)·德国友好合作周开幕 签约项目19个

近期,中国中东部地区遭遇大范围寒潮天气。中央气象台20日10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,预计20日至21日,河南、安徽北部、湖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,局地大暴雪;20日至23日,安徽、河南、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冻雨或冰粒。

国航北京-马德里-圣保罗航线复航

据该店负责人凌水生介绍,店内有50多家信宜本土商家进驻,共100多款特色产品,大致可归纳为竹器、南玉、文创、旅游等五大类,是大型的信宜特产展示和销售窗口,主要助力全市各镇(街道)村民拓宽销售渠道,达到联农带农增收的效果。自窦州墟“开墟”以来,信宜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均有大幅度增长,其中合箩茶、头窝蛋、北梭甜柿的销售量,分别增长20%、25%和30%。

江西彭泽:下好防汛“先手棋” 织牢汛期“安全网”

据李志红介绍,公司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帮助当地农户发展订单农业,建立统一收购和分红机制,带动英吉沙县新建温室500座、拱棚1.12万座,使当地200余人实现就业。
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

民营企业拉升作用突出。今年前三季度,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8855亿元,同比增长6.2%,占同期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9.6%,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。

独家解读:一定要正确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号

“浪涌东非角,尘飞红海岸。黄沙百战地,领命再出征。”这是不久前换出的基地官兵王连波在回国前创作的诗歌《西征行》。6年多来,一批批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在此接力奋斗,将基地从一片荒芜建设得生机盎然。“几百个日夜的坚守,是无悔的选择,更是无限的荣耀!”这是每一位基地官兵共同的心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